汽車工業正在朝著輕量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實現汽車輕量化的路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材料的選擇、工藝的優化和結構的設計。這些措施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的各個部位,例如動力、車身、底盤和內外飾等,通過減輕這些部件的重量來實現整車的輕量化。
一體化壓鑄的應用是汽車輕量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雖然一體化壓鑄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其技術壁壘也較高。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體化壓鑄的市場空間也將迎來快速提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9月30日發布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等相關數據。
中國企業聯合會于9月下旬發布了“202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同時還發布了制造業500強、服務業500強以及100大跨國公司等一系列專項榜單。
廣東省商務廳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廣東與東盟的外貿進出口規模連續5年保持增長。2020年,東盟首次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廣東省統計局于9月22日發布了今年前8月的經濟數據。根據當天公布的運行簡況,全省經濟發展在1-8月期間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的當月增速呈現恢復向好的趨勢。
近日,深汕特別合作區一宗約11.78萬平方米的新能源產業用地成功掛牌出讓,由深圳比亞迪汽車實業有限公司以1.17億元競得,將用于建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項目。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優化,我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加快 海外市場布局,通過海外建廠、聯合海外銷售渠道、獨立建設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場開拓。
在7月至9月期間,全國首屆“適創杯”模具設計挑戰賽在寧波市北侖區成功舉辦。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消息,今年8月,汽車產銷同比環比雙增長,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5萬輛和25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2%和8.2%,同比分別增長7.5%和8.4%。而今年1-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7.4%和8%。
近日,上海證券報報道,位于北京通州馬駒橋鎮的小米汽車亦莊工廠,一期項目正進行設備調試,另外還有其他工程還在建設中。在此前的小米投資者日上,雷軍表示,小米汽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8月我國進出口規模環比7月有所擴大,同比降幅較7月有所收窄。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專家認為,我國外貿整體保持平穩,后期基數效應、價格因素影響減弱將有助于進出口增速重回上升軌道。
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做出積極貢獻。展望下半年,機械工業內需市場將進一步改善向好,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但當前行業仍面臨市場需求不振、賬款回收難等問題,部分分行業存在下行壓力。
近年來,我國扎實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實力顯著增強。截至7月底,5G基站累計達到305.5萬個,5G應用已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
9月5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深圳市商務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印發《深圳市加快推進供應鏈創新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深圳將形成5個以上千億級、10個以上百億級產業垂直供應鏈協同企業、打造20個以上“深圳智造”自主國際知名品牌。
8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6%,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較高景氣區間,表明隨著近期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密集出臺,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
9月6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48.3%,較7月份上升0.4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呈弱勢修復態勢。
在汽車、電子、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和通信等產品中,60%至 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因此,常有人說模具制造是一切制造之首,乃“工業之母”。中國模具在世界模具領域嶄露頭角,深耕多元業務,聚焦模具技術的研發及創新。
近日,品成金屬第一期工程師評級認證的圓滿落幕對在職工程師評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開創了工程師評級的新階段。此舉旨在建立更規范的工程師評級標準,鼓勵品成金屬的工程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以確保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模具及一流的服務。
8月30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89.9萬億元,同比增長4.7%,7月當月增長4.5%。整體看,物流運行延續平穩恢復勢頭。
2025-07-23
2025-06-03
2025-01-14
2024-12-16